市场观察:关税因素导致东南亚各国签约美棉后续增量

发布时间:2025-04-24 点击次数:0

  据USDA棉花出口周报统计,截止2025年4月10日,2024/25年度美棉累计签约出口252.7万吨(含皮马棉),超过USDA预测全年度棉花出口目标15.4万吨(USDA报告预估本年美棉出口量237.3万吨,连续两个月未做调整),签约进度达到106.5%。其中越南、巴基斯坦、土耳其、中国大陆、墨西哥、孟加拉、印度的累计签约占比分别为22.8%、20.2%、14%、6.6%、5.8%、5.0%、4.6%。

  从报告来看,近一个多月来,孟加拉、印度两国对2024/25年度美棉签约恢复略快,占比与中国大陆的差距持续收窄。而截止4月10日,中国已累计装运2024/25年度美棉15.5万吨,占累计签约量的92.4%,因此预计4-5月份中国买家可取消、可推迟的美棉合同数量已非常少。

  考虑到2025年以来,美国对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达到145%,而中国对进口美棉商品加征关税125%,导致中国对美棉制品直接出口受阻(溯源订单,包括未履约合同、计划新增采购)的同时,美棉对中国市场出口快速“冷冻”,因此3月份以来大部分国际棉商、美棉出口企业的报价、销售重心转向越南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等东南亚各国,判断4-8月份东南亚各国对美棉的签约、采购仍较大的增长空间。

  一方面,越南、印度、巴基斯坦等各国为了与特朗普政府尽早达成关税协议(越南已将关税降至零),必将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、能源,而棉花进口则是焦点之一,也是东南亚各国缩小与美贸易顺差的筹码(据传言,越南、巴基斯坦已承诺加大美棉进口);另一方面,随着进入年度后期,印度、巴基斯坦因2024/25年度棉花大幅减少而引发的供应缺口逐渐体现,只能通过采购美棉、巴西棉、澳棉等解决;而印度纺织部门要求印度政府取消或暂停对进口细绒棉加征11%关税将刺激外棉进口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近期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大管控“转口贸易”,利于东南亚各国棉制品对美国、欧盟出口的同时,也有利于进口棉消费增长。


我要评论

评论内容:

验证码:
验证码